亲爱的用户:
您对摩贝网站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或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在本页面反馈,我们会每天关注您的反馈,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化合物英文学名 | Tetrahydrofuran | 化合物中文学名 | 四氢呋喃 |
---|---|---|---|
CAS号 | 109-99-9 | 分子式 | C4H8O |
分子量 | 72.1057 | 精确质量 | 72.0575 |
LogP | 0.7968 | PSA | 9.23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带醚味的透明液体 | 凝固点 | −108.5 °C |
蒸汽密度 | 2.5 (vs air) | 折射率 | n20/D 1.465 |
水溶解性 | 易混溶的 | 稳定性 | 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halogens,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strong reducing agents, strong bases, oxygen. May generate explosive peroxides in storage if in contact with air. Highly flammable. Store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nitrogen. Hazardous polymerisat |
储存条件 |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氧化剂、酸碱类分开存放 | 蒸汽压 | 7.15E-05mmHg at 25°C |
密度 | 0.8892 g/cm3 (20 °C) | 熔点 | −108.4 °C |
沸点 | 66 °C | 闪点 | −14 °C |
四氢呋喃 (THF)无色、可与水混溶、在常温常压下有较小粘稠度的有机液体。这种环状醚的化学式可写作(CH2)4O。由于它的液态范围很长,所以是一种常用的中等极性非质子性溶剂。它的主要用途是作高分子聚合物的前体。尽管THF的气味和化学性质与乙醚很相似,但是麻醉效果却很差。
中文名称四氢呋喃英文名称Tetrahydrofuran中文别名 氧杂环戊烷;
查看更多中文别名英文别名 tetrahydro-furan; Furan, tetrahydro-; THF; oxolane;
查看更多英文别名CAS号109-99-9分子式C4H8O分子量72.10570精确质量72.05750PSA9.23000LOGP0.79680
外观与性状:
无色带醚味的透明液体
密度:
0.8892 g/cm3 (20 °C)
沸点:
66 °C
熔点:
−108.4 °C
凝固点:
−108.5 °C
闪点:
−14 °C
折射率:
n20/D 1.465
水溶解性:
易混溶的
稳定性:
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halogens,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strong reducing agents, strong bases, oxygen. May generate explosive peroxides in storage if in contact with air. Highly flammable. Store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nitrogen. Hazardous polymerisat
储存条件: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氧化剂、酸碱类分开存放
蒸汽密度:
2.5 (vs air)
蒸汽压:
7.15E-05mmHg at 25°C
RTECS号:
MD0916000
安全说明:
S26-S36-S33-S29-S16
WGK Germany:
1
危险类别码:
R11; R19; R36/37
海关编码:
2932110000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2924 3/PG 2
危险类别:
3
包装等级:
II
危险品标志:
F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 P280; P301 + P312 + P330; P305 + P351 + P338; P370 + P378; P403 + P235
补充危害声明:
可能生成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信号词:
Danger
危险性描述:
危险标志:
生产方法
四氢呋喃的生产工艺有以下几种。
(1)糠醛法由糠醛脱羰基生成呋喃,再加氢而得。这是工业上最早生产四氢呋喃的方法之一。糠醛主要由玉米芯等农副产品水解制造。该法污染严重,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已逐步被淘汰。
(2)顺酐催化加氢法顺酐和氢气从底部进入内装镍催化剂的反应器,产物中四氢呋喃与γ-丁内酯比例可通过调整操作参数加以控制。反应产物与原料氢气冷却至50℃左右进入洗涤塔底部,使未反应的氢气及气态与液态产物分离,未反应的氢气及气态产物经洗涤后循环到反应器,液态产物经蒸馏而得四氢呋喃产品。该工艺可在0~(5
:1)范围内任意调整γ-丁内酯与四氢呋喃的比例,顺酐的单程转化率达100%,四氢呋喃选择性为85%~95%,产品含量达99.97%。该工艺具有催化剂性能好、流程简单、投资少等特点。
(3)1,4-丁二醇脱水环化法其工艺过程为:向反应器中加入1087kg 22%的硫酸水溶液,在100℃以110kg/h的速度加入1,4-丁二醇,塔顶温度维持在80℃,以大约110kg/h的速度从塔顶得到含有80%四氢呋喃的水溶液。加入50t 1,4-丁二醇后,从反应器中排除约70kg焦质。将焦质进行过滤,得到的硫酸水溶液可以重新使用,这一过程的四氢呋喃收率可以达到99%以上。硫酸是四氢呋喃工业生产中使用最早的催化剂,也是现今生产中应用较多的催化剂。此工艺技术成熟,工艺比较简单,反应温度较低,四氢呋喃收率较高,但硫酸易腐蚀设备,污染环境。
(4)二氯丁烯法以1,4-二氯丁烯为原料,经水解生成丁烯二醇,再经催化加氢而得。1,4-二氯丁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110℃下生成丁烯二醇,离心分离去掉氯化钠,滤液在蒸发结晶器中浓缩,分离出碱金属羧酸盐,再在蒸馏塔中除去高沸物。将精制后的丁烯二醇送入反应器,以镍为催化剂,在80~120℃及一定压力下,丁烯二醇加氢生成丁二醇,蒸馏后进人环合反应器,在常压及120~140℃下于酸性介质中生成粗四氢呋喃,蒸馏脱水和脱高沸物,最后蒸馏得高纯四氢呋喃。此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收率高,催化剂用量少,可连续使用。
(5)丁二烯氧化法以丁二烯为原料,经氧化得呋喃,再加氢而得。此法在国外已工业化。
(6)工业生产最早以糖醛为原料,将糖醛与蒸气的混合物通入填充锌-铬-锰金属氧化物(或钯)催化剂的反应器,于400-420℃脱去羰基而成呋喃;然后以骨架镍为催化剂,于80-120℃呋喃加氢制得四氢呋喃。该法生产1吨四氢呋喃,约需消耗3吨多糖醛。后来发展的生产方法有许多种,工业化的方法有1,4-丁二醇催化脱水环合法,因为丁二醇是由乙炔和甲醛制得的,此法称雷由法(Reppe法);利用氯丁橡胶单体氯丁二烯的副产物1,4-二氯丁烯生产四氢呋喃,称为二氯丁烯法;近年来发展了以顺酐为原料的催化加氢法。
(7)在氧化锌、氧化铬、二氧化锰的存在下,糠醛可被催化脱醛,并在镍铝催化剂存在下加氢生成四氢呋喃:
用途
本品是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由于具有溶解速度快,对树脂表面和内部的渗透扩散性好等特征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格式反应、聚合反应、LiAlH4还原缩合反应、酯化反应中用作溶剂。对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及其共聚物的溶解,可得到低黏度的溶液,常用于表面涂料,保护性涂料,胶黏剂和薄膜的制造。也用于油墨、脱漆剂、萃取剂、人造革表面处理等方面。本品自聚及共聚,可以制造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其特点是高回弹性能。本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丁二烯、锦纶、聚丁二醇醚、γ-丁内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四氢噻吩等。本品也是药物等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四氢呋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和优良的溶剂,四氢呋喃对许多有机物有良好的溶解性,它能溶解除聚乙烯、聚丙烯及氟树脂以外的所有有机化合物,特别是对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和丁苯胺有良好的溶解作用,被广泛用作反应性溶剂。作为常用溶剂,四氢呋喃已普遍用于表面涂料、保护性涂料、油墨、萃取剂和人造革的表面处理。四氢呋喃是生产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EG)重要原料,也是制药行业的主要溶剂。用作天然和合成树脂(特别是乙烯基树脂)的溶剂,也用于制丁二烯、己二腈、己二酸、己二胺等。用作溶剂、化学合成中间体、分析试剂。
~99%
Tagliavini, Giuseppe; Marton, Daniele; Furlani, Donatella
Tetrahedron, 1989 , vol. 45, # 4 p. 1187 - 1196
WO2012/95709 A1, ;
Page/Page column 12 ;
WO2012/95709 A1, ;
Page/Page column 12 ;
SDS 中文1.0版 展开
收起
下载/修改 | XiXisys.com 提供技术支持。美国版、欧盟版(23种语言)等版本: xixisys.com/sds
产品名称: 四氢呋喃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2017年08月10日最初编制日期: 2017年08月10日版本: 1.0
化学品中文名:
四氢呋喃
化学品英文名:
Tetrahydrofuran
企业名称:
XiXisys.com
企业地址:
XiXisys.com
邮 编:
XiXisys.com
传真:
XiXisys.com
联系电话:
XiXisys.com
电子邮件地址:
XiXisys.com
企业应急电话:
-(24h)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紧急情况概述: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严重眼刺激。可引起呼吸道刺激。怀疑会致癌。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 类别 2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类别 2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触 类别 3
致癌性 类别 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H351 怀疑会致癌。
防范说明:
物理和化学危险: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健康危害:
造成严重眼刺激。可引起呼吸道刺激。怀疑会致癌。
环境危害:
无资料
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质量分数,%)CAS No.Tetrahydrofuran100%109-99-9
急 救:
吸 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 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无资料。
灭火剂: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
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环境保护措施:
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
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
个体防护措施参见第8部分。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禁配物参见第10部分)。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宜超过37°C。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禁配物参见第10部分)。
保持容器密封。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职业接触限值:
组分名称CAS标准来源类型标准值备注Tetrahydrofuran109-99-9GBZ 2.1——2007MAC - -PC-TWA 300 mg/m3 PC-STEL -
生物限制:
无资料
监测方法:
GBZ/T 160.1 ~ GBZ/T 160.8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 EN 14042 工作场所空气 用于评估暴露于化学或生物试剂的程序指南
工程控制:
作业场所建议与其它作业场所分开。
密闭操作,防止泄漏。
加强通风。
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泻险区。
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系统。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体防护装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携气式呼吸器。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外观与性状:无色带醚味的透明液体气味:无资料pH值:无资料熔点/凝固点(°C):−108.4 °C沸点、初沸点和沸程(°C):66 °C自燃温度(°C):321.11°C闪点(°C):-15°C(lit.)分解温度(°C):无资料爆炸极限[%(体积分数)]:无资料蒸发速率[乙酸(正)丁酯以1计]:无资料饱合蒸气压(kPa):7.15E-05mmHg at 25°C易燃性(固体、气体):无资料相对密度(水以1计):0.8892 g/cm3 (20 °C)蒸气密度(空气以1计):2.5 (vs air)气味阈值(mg/m3):无资料n-辛醇/水分配系数(lg P):无资料溶解性:水溶性:易混溶的。黏度:无资料
稳定性:
正常环境温度下储存和使用,本品稳定。
危险反应:
无资料。
避免接触的条件:
静电放电、热、潮湿等。
禁配物:
强氧化物,强酸,强碱。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资料。
急性毒性:
经口: 无资料
吸入: 无资料
经皮: 无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
无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资料。
致癌性: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资料。
吸入危害:
无资料。
生态毒性: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无资料。
溞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无资料。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无资料。
对微生物的毒性: 无资料。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无资料。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资料。
废弃化学品:
尽可能回收利用。
如果不能回收利用,采用焚烧方法进行处置。
不得采用排放到下水道的方式废 弃处置本品。
污染包装物:
将容器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废弃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处置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参见第8部分。
联合国编号危险货物编号(UN号):
UN2056
联合国运输名称:
TETRAHYDROFURAN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
3
包装类别:
II
包装方法:
按照生产商推荐的方法进行包装,例如: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等。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
使用槽(罐)车运输时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
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该化学品的管理作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止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 列入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品化学品目录(2015): 列入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 未列入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首批和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未列入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 未列入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麻醉药品品种目录: 未列入
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未列入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
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2013): 列入
编写和修订信息:
本版为第1.0版,按照GB/T 16483-2008、GB/T 17519-2013、GB 30000系列分类标准编制。
参考文献:
【1】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网址:http://www.ilo.org/dyn/icsc/showcard.home。
【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网址:http://www.iarc.fr/。
【3】OECD 全球化学品信息平台,网址:http://www.echemportal.org/echemportal/index?pageID=0&request_locale=en。
【4】美国 CAMEO 化学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cameochemicals.noaa.gov/search/simple。
【5】美国医学图书馆:化学品标识数据库,网址:http://chem.sis.nlm.nih.gov/chemidplus/chemidlite.jsp。
【6】美国环境保护署:综合危险性信息系统,网址:http://cfpub.epa.gov/iris/。
【7】美国交通部:应急响应指南,网址:http://www.phmsa.dot.gov/hazmat/library/erg。
【8】德国GESTIS-有害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gestis-en.itrust.de/。
缩略语和首字母缩写:
MAC: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 h工作日、40 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允许短时间(15 min)接触的浓度。
免责声明:
本SDS的信息仅适用于所指定的产品,除非特别指明,对于本产品与其它物质的混合物等情况不适用。本SDS只为那些受过适当专业训练的该产品的使用人员提供产品使用安全方面的资料。本SDS的使用者,须对该SDS的适用性作出独立判断。由于使用本SDS所导致的伤害,本SDS的编写者将不负任何责任。
SDS 英文1.0版 展开
收起
Download/Modify | Technical supported by XiXisys.com. For US version, EU version (23 languages) and more, please refer to xixisys.com/en/sds/search
Version: 1.0
Creation Date: Aug 10, 2017
Revision Date: Aug 10, 2017
Product nameTetrahydrofuran
Product number-Other namestetrahydro-furan
Identified uses For industry use only. Uses advised againstno data available
CompanyXiXisys.comAddressXiXisys.comTelephoneXiXisys.comFaxXiXisys.com
Emergency phone number-Service hoursMonday to Friday, 9am-5pm (Standard time zone: UTC/GMT +8 hours).
Flammable liquids, Category 2
Eye irritation, Category 2
Specific target organ toxicity – single exposure, Category 3
Carcinogenicity, Category 2
Pictogram(s)Signal wordDanger
Hazard statement(s)H225 Highly flammable liquid and vapour
H319 Causes serious eye irritation
H335 May cause respiratory irritation
H351 Suspected of causing cancer
Precautionary statement(s)PreventionP210 Keep away from heat, hot surfaces, sparks, open flames and other ignition sources. No smoking.
P233 Keep container tightly closed.
P240 Ground and bond container and receiving equipment.
P241 Use explosion-proof [electrical/ventilating/lighting/...] equipment.
P242 Use non-sparking tools.
P243 Take action to prevent static discharges.
P280 Wear protective gloves/protective clothing/eye protection/face protection.
P264 Wash ... thoroughly after handling.
P261 Avoid breathing dust/fume/gas/mist/vapours/spray.
P271 Use only outdoors or in a well-ventilated area.
P201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P202 Do not handle until all safety precautions have been read and understood.
ResponseP303+P361+P353 IF ON SKIN (or hair): Take off immediately all contaminated clothing. Rinse skin with water [or shower].
P370+P378 In case of fire: Use ... to extinguish.
P305+P351+P338 IF IN EYES: Rinse cautiously with water for several minutes. Remove contact lenses, if present and easy to do. Continue rinsing.
P337+P313 If eye irritation persists: Get medical advice/attention.
P304+P340 IF INHALED: Remove person to fresh air and keep comfortable for breathing.
P312 Call a POISON CENTER/doctor/…if you feel unwell.
P308+P313 IF exposed or concerned: Get medical advice/ attention.
StorageP403+P235 Store in a well-ventilated place. Keep cool.
P403+P233 Store in a well-ventilated place. Keep container tightly closed.
P405 Store locked up.
DisposalP501 Dispose of contents/container to ...
none
Chemical nameCommon names and synonymsCAS numberEC numberConcentration Tetrahydrofuran Tetrahydrofuran 109-99-9 none 100%
Consult a physician. Show this safety data sheet to the doctor in attendance.
If breathed in, move person into fresh air. If not breathing, give artificial respiration. Consult a physician.
Wash off with soap and plenty of water. Consult a physician.
Rinse thoroughly with plenty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and consult a physician.
Never give anything by mouth to an unconscious person. Rinse mouth with water. Consult a physician.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Use water spray, alcohol-resistant foam, dry chemical or carbon dioxide.
no data available
Wear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for firefighting if necessary.
Us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void dust formation. Avoid breathing vapours, mist or gas. Ensure adequate ventilation. Evacuate personnel to safe areas. Avoid breathing dust. For personal protection see section 8.
Prevent further leakage or spillage if safe to do so. Do not let product enter drains. Discharge into the environment must be avoided.
Pick up and arrange disposal. Sweep up and shovel. Keep in suitable, closed containers for disposal.
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Avoid formation of dust and aerosols. 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Provide appropriate exhaust ventilation at places where dust is formed. For precautions see section 2.2.
Store in cool place. Keep container tightly closed in a dry and well-ventilated plac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Handle in accordance with good industrial hygiene and safety practice. Wash hands before breaks and at the end of workday.
Safety glasses with side-shields conforming to EN166. Use equipment for eye protection tested and approved under appropriate government standards such as NIOSH (US) or EN 166(EU).
Wear impervious clothing. The type of protective equipment must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concentration and amount of the dangerous substance at the specific workplace. Handle with gloves. Gloves must be inspected prior to use. Use proper glove removal technique(without touching glove's outer surface) to avoid skin contact with this product. Dispose of contaminated gloves after use in accordance with applicable laws and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s. Wash and dry hands. The selected protective gloves have to satisfy the specifications of EU Directive 89/686/EEC and the standard EN 374 derived from it.
Wear dust mask when handling large quantities.
no data available
Physical stateColorless ether-like clear liquidColourno data availableOdourno data availableMelting point/ freezing point-108°C(lit.)Boiling point or initial boiling point and boiling range65-67°C(lit.)Flammability no data available Lower and upper explosion limit / flammability limitno data availableFlash point-17°CAuto-ignition temperature321.11°C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no data availablepHno data availableKinematic viscosityno data availableSolubilityIn water:misciblePartition coefficient n-octanol/water (log value)no data availableVapour pressure<0.01 mm Hg ( 25 °C)Density and/or relative density0.889g/mLat 25°C(lit.)Relative vapour density2.5 (vs air)Particle characteristics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Stable under recommended storage conditions.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The material can be disposed of by removal to a licensed chemical destruction plant or by controlled incineration with flue gas scrubbing. Do not contaminate water, foodstuffs, feed or seed by storage or disposal. Do not discharge to sewer systems.
Containers can be triply rinsed (or equivalent) and offered for recycling or reconditioning. Alternatively, the packaging can be punctured to make it unusable for other purposes and then be disposed of in a sanitary landfill. Controlled incineration with flue gas scrubbing is possible for combustible packaging materials.
ADR/RID: UN2056IMDG: UN2056IATA: UN2056
ADR/RID: TETRAHYDROFURANIMDG: TETRAHYDROFURANIATA: TETRAHYDROFURAN
ADR/RID: 3IMDG: 3IATA: 3
ADR/RID: IIIMDG: IIIATA: II
ADR/RID: noIMDG: noIATA: no
no data available
no data available
Chemical nameCommon names and synonymsCAS numberEC numberTetrahydrofuranTetrahydrofuran109-99-9noneEuropean Inventory of Existing Commercial Chemical Substances (EINECS)Listed.EC InventoryListed.United States 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 (TSCA) InventoryListed.China Catalog of Hazardous chemicals 2015Listed.New Zealand Inventory of Chemicals (NZIoC)Listed.Philippines Inventory of Chemicals and Chemical Substances (PICCS)Listed.Vietnam National Chemical InventoryListed.Chinese Chemical Inventory of Existing Chemical Substances (China IECSC)Listed.
Creation DateAug 10, 2017Revision DateAug 10, 2017
MSDS 展开
收起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四氢呋喃
化学品英文名称:
tetrahydrofuran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360
CAS No.:
109-99-9
分子式:
C4H8O
分子量:
72.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四氢呋喃
109-99-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恶心、头晕、头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能引起肝、肾损害。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因脱脂作用而发生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接触能发生反应。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反应剧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300
前苏联MAC(mg/m3):
100
TLVTN:
OSHA 200ppm,590mg/m3; ACGIH 200ppm,590mg/m3
TLVWN:
ACGIH 250ppm,737mg/m3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易挥发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
pH:
熔点(℃):
-108.5
沸点(℃):
65.4
相对密度(水=1):
0.8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5
饱和蒸气压(kPa):
15.20(15℃)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268
临界压力(MPa):
5.19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20
引燃温度(℃):
230
爆炸上限%(V/V):
1.5
爆炸下限%(V/V):
12.4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化学合成中间体、分析试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酸类、碱、强氧化剂、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空气。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2816 mg/kg(大鼠经口)
LC50:61740mg/m3,3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把废液浓缩,再在一定的安全距离之外敞口燃烧。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31042
UN编号:
2056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1 类低闪点易燃液体;车间空气中四氢呋南卫生标准 (GB 16231-1996),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MSDS修改日期:
1H NMR : 90 MHz in CDCl3展开
收起
C4 H8 O 0.05 ml : 0.5 ml CDCl3
tetrahydrofuran
Assign. Shift(ppm)
A 3.727
B 1.841
IR : liquid film展开
收起
Mass 展开
收起
tetrahydrofuran
C4H8O (Mass of molecular ion: 72)
Source Temperature: 200 °C
Sample Temperature: 25 °C
RESERVOIR, 75 eV
Raman : 4880 A,200 M,liquid展开
收起
国家名称海关编码海关数据更新时间操作中国29321100002019-03申报要素 美国29321100002019-03 概述 印度293211002019-03 概述 欧盟293219002019-03 概述 英国29321900902019-03 概述 日本2932190902019-03 概述 韩国29321900002019-03 概述 加拿大29321900002019-03 概述
该公司尚未提供产品的MSDS报告,下部信息为摩贝百科数据库为您提供的MSDS信息,供您参考。
提醒该企业完善MSDS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
化学品中文名称: | 四氢呋喃 |
化学品英文名称: | tetrahydrofuran |
中文名称 2 : | |
英文名称 2 : | |
技术说明书编码: | 360 |
CAS No. : | 109-99-9 |
分子式: | C4H8O |
分子量: | 72.11 |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
危险性类别: | |
侵入途径: | |
健康危害: | 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恶心、头晕、头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能引起肝、肾损害。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因脱脂作用而发生皮炎。 |
环境危害: | |
燃爆危险: |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
眼睛接触: |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吸入: |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食入: |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 |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接触能发生反应。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反应剧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
有害燃烧产物: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灭火方法: |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
应急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 |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
职业接触限值 | |
中国 MAC(mg/m3) : | 300 |
前苏联 MAC(mg/m3) : | 100 |
TLVTN : | OSHA 200ppm,590mg/m3; ACGIH 200ppm,590mg/m3 |
TLVWN : | ACGIH 250ppm,737mg/m3 |
监测方法: | 气相色谱法 |
工程控制: |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
呼吸系统防护: |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
眼睛防护: |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
身体防护: | 穿防静电工作服。 |
手防护: | 戴橡胶耐油手套。 |
其他防护: |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
主要成分: | 纯品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易挥发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 |
pH : | |
熔点 ( ℃ ) : | -108.5 |
沸点 ( ℃ ) : | 65.4 |
相对密度 ( 水 =1) : | 0.89 |
相对蒸气密度 ( 空气 =1) : | 2.5 |
饱和蒸气压 (kPa) : | 15.20(15℃) |
燃烧热 (kJ/mol) : | 无资料 |
临界温度 ( ℃ ) : | 268 |
临界压力 (MPa) : | 5.19 |
辛醇 / 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 无资料 |
闪点 ( ℃ ) : | -20 |
引燃温度 ( ℃ ) : | 230 |
爆炸上限 %(V/V) : | 1.5 |
爆炸下限 %(V/V) : | 12.4 |
溶解性: | 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
主要用途: | 用作溶剂、化学合成中间体、分析试剂。 |
其它理化性质: |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
稳定性: | |
禁配物: | 酸类、碱、强氧化剂、氧。 |
避免接触的条件: | 空气。 |
聚合危害: | |
分解产物: |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
急性毒性: | LD50 : 2816 mg/kg( 大鼠经口 ) LC50 : 61740mg/m3 , 3 小时 ( 大鼠吸入 )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 |
刺激性: | |
致敏性: | |
致突变性: | |
致畸性: | |
致癌性: |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
生态毒理毒性: | |
生物降解性: | |
非生物降解性: | |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 |
其它有害作用: |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 | |
废弃处置方法: | 把废液浓缩,再在一定的安全距离之外敞口燃烧。 |
废弃注意事项: |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
危险货物编号: | 31042 |
UN 编号: | 2056 |
包装标志: | |
包装类别: | O52 |
包装方法: |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
运输注意事项: |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
法规信息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 年 2 月 17 日国务院发布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化劳发 [1992] 677 号 )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 劳部发 423 号 ) 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 将该物质划为第 3.1 类低闪点易燃液体;车间空气中四氢呋南卫生标准 (GB 16231-1996) ,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
参考文献: | |
填表时间: | |
填表部门: | |
数据审核单位: | |
修改说明: | |
其他信息: | |
MSDS 修改日期: |
产品名称 | 纯度 | 规格 | 地区 | 货期 | 公司名称 | 参考 | 操作 |
---|---|---|---|---|---|---|---|
四氢呋喃 | 99.9% | 180kg | 中国,江苏,苏州 | 3日 | 昆山惠尔众化工有限公司 | 价格需洽谈 | 查看详情 |
四氢呋喃 | 99.90000000000001% | 1ton | 中国,江苏 | 2日 | 常州市弘裕化工有限公司 | 价格需洽谈 | 查看详情 |
四氢呋喃 | 99.9 | 1吨 |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 | 3日 | 山东朗益化工有限公司 | ¥ 11500 起 | 查看详情 |
四氢呋喃 | 99.9 | 1吨 | 山东,淄博,张店 | 3日 | 山东伟明化工有限公司 | ¥ 11800 起 | 查看详情 |
四氢呋喃 | 99.9% | 0.5l、4l | 中国,天津 | 2日 | 天津赛孚瑞科技有限公司 | ¥ 60 起 | 查看详情 |
四氢呋喃 | 99.90% | 1ton | 山东,, | 1日 | 淄博协创化工有限公司 | ¥ 12600 起 | 查看详情 |
大量现货销售进口国产工业级99.9%含量四氢呋喃量大价优 | 99.9% | 1吨 |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 现货 | 山东菲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 12 起 | 查看详情 |
OCEANPAK/欧森巴克 四氢呋喃 HPLC色谱纯 4L/瓶 现货 | ≥99.9% | 4l | 天津,天津,西青 | 1日 | 天津市彪仕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560 起 | 查看详情 |
四氢呋喃 | ≥99.95% | 180kg | 上海市,上海市,浦东 | 3日 | 塔涪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3150 起 | 查看详情 |
四氢呋喃 | 99.9% | 180kg | 山东,济南,天桥 | 1日 | 济南仁源化工有限公司 | ¥ 11 起 | 查看详情 |